参加全省公安系统第二届足球锦标赛的昭通市公安局代表队载誉归来
eb
2025-04-05 13:39
这也是中国第一次采取全国普查的方式来摸清环境家底。
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环保部表示,应对重污染天气,需要提高预报准确性,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今冬雾霾频率可能偏高,但峰值会下降从10月份以来,京津冀地区已遭遇第4场雾霾影响。
2016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率先启动应急联动工作,通过推送预报预警建议,加强区域联动,精准指导各地启动重污染天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督查组还发现7家企业存在排放黑烟、无组织排放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在燃煤、机动车、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但他同时指出,空气污染峰值不会达到去年爆表的程度。他介绍,今年1-10月,全国338个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2.5%,PM10浓度同比下降9.4%。
今年冬天的雾霾会更严重吗?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根据历史分析,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冬季出现重污染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偏高。环保部将会加强城市的应急预案评估,确保应急措施可操作、可核查、可计量。2015年至今年6月,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环境资源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共计16.7万件,审结14.8万件。
司法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多来,环境司法不断强化。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多来,环保部门充分运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环境监管执法,各地普遍建立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环境污染犯罪案件60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万余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42%。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23件,审结61件,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为此,检查组建议,要深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环境执法工作机制,充实基层监察执法力量,提升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相关部门环保职责不明确,被动应付、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信息难以共享,执法合力不足。
最高人民法院和15个高级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今年6月至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河北、山西、黑龙江等8省区开展了新环保法执法检查,并委托其他23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新环保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喜忧参半。自2015年1月1日以来,被称为史上最严长了牙齿的新环保法实施已1年有余。为此,检查组认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政府环保责任的红线。
执法长久以来,环保执法过松过软深受诟病。有的地方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环境监测和执法,地方保护现象仍然存在。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少,业务能力弱,技术支撑不够,经费保障不足,不适应繁重的监管任务以去年12月底北京出现重污染天气为例,当时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就表示,当次红色预警实施一共持续了约90个小时,北京PM2.5浓度下降20%-25%,各项减排措施中,单双号限行措施对减排贡献最大。
据介绍,目前京津冀三地看齐的重污染应急预警标准为:空气质量指数>200发布蓝色预警、空气质量指数持续2天>200发布黄色预警、空气质量指数持续3天>200且1天>300发布橙色预警、空气质量指数持续4天>200且持续2天>300或1天空气质量指数达到500发布红色预警。而且,张大伟进一步透露,去年北京发生重污染的天数中,有80%左右同时也伴随津冀区域的大范围重污染,根据测算,区域传输对北京全年PM2.5平均浓度的贡献约为28%-36%,虽然具体数值还不能精确定量,但各地排污会影响周边城市空气质量是肯定的。
而随着重污染天气的出现,各种颜色的预警也愈发被公众熟悉了起来,尤其是影响最广泛的措施之一红色预警下北京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等。专家表示,在此情况下,津冀两地能否在区域重污染天气发生时与北京共同启动应急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停止所有户外大型活动。业内表示,这意味着今后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能有效避免遭遇重污染天气时各地因响应门槛不同而造成临时减排措施启动不及时等问题。不可否认,被业界评论为几乎是全国最严格的北京重污染天气预警方案确实为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做出了明显的贡献。三地统一应急预案措施等各项治污政策的最大困难归根结底还是三地经济基础存在较大差异。至此,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全部城市及河南省、山东省的部分城市均已确定执行统一的应急预警标准。不过,在京津冀统一应急预警标准后,人们更关注的还是各级响应对应的减排措施能否提升至同一高度。
据介绍,本次天津修订后的应急预案还增加了空气质量指数预测日均值高于500并将持续1天以上时,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而且,此前环保部也曾在检查后明确指出,京津冀区域内某些地方政府存在应急措施启动不够及时等问题。
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迄今为止,不少北京市民仍对去年11月开始接连出现的重污染天气记忆犹新,每年一到采暖季,每天的空气质量就成为了令市民们最揪心的一项数据。
11月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日前,天津第三次修订《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于10月31日起正式执行而随着重污染天气的出现,各种颜色的预警也愈发被公众熟悉了起来,尤其是影响最广泛的措施之一红色预警下北京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等。
至此,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全部城市及河南省、山东省的部分城市均已确定执行统一的应急预警标准。三地统一应急预案措施等各项治污政策的最大困难归根结底还是三地经济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停止所有户外大型活动。不过,在京津冀统一应急预警标准后,人们更关注的还是各级响应对应的减排措施能否提升至同一高度。
迄今为止,不少北京市民仍对去年11月开始接连出现的重污染天气记忆犹新,每年一到采暖季,每天的空气质量就成为了令市民们最揪心的一项数据。不可否认,被业界评论为几乎是全国最严格的北京重污染天气预警方案确实为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做出了明显的贡献。
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专家表示,在此情况下,津冀两地能否在区域重污染天气发生时与北京共同启动应急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而且,张大伟进一步透露,去年北京发生重污染的天数中,有80%左右同时也伴随津冀区域的大范围重污染,根据测算,区域传输对北京全年PM2.5平均浓度的贡献约为28%-36%,虽然具体数值还不能精确定量,但各地排污会影响周边城市空气质量是肯定的。业内表示,这意味着今后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能有效避免遭遇重污染天气时各地因响应门槛不同而造成临时减排措施启动不及时等问题。
据介绍,本次天津修订后的应急预案还增加了空气质量指数预测日均值高于500并将持续1天以上时,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据介绍,目前京津冀三地看齐的重污染应急预警标准为:空气质量指数>200发布蓝色预警、空气质量指数持续2天>200发布黄色预警、空气质量指数持续3天>200且1天>300发布橙色预警、空气质量指数持续4天>200且持续2天>300或1天空气质量指数达到500发布红色预警。而且,此前环保部也曾在检查后明确指出,京津冀区域内某些地方政府存在应急措施启动不够及时等问题。11月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日前,天津第三次修订《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于10月31日起正式执行。
以去年12月底北京出现重污染天气为例,当时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就表示,当次红色预警实施一共持续了约90个小时,北京PM2.5浓度下降20%-25%,各项减排措施中,单双号限行措施对减排贡献最大预计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邯郸、邢台、衡水市,山东省济南、淄博、德州、聊城、滨州等城市空气质量会连续3天达到重度污染,部分城市在一定时段内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同时,针对北京市机动车污染较为突出的问题,环保部还组成3个工作组,会同北京市环保局,重点针对重型柴油车污染控制装置造假、尾气超标排放、柴油车尿素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测,11月3日至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持续静稳天气,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部分城市可能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
环保部已派出8个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各地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情况。环保部紧急部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省(市)人民政府推送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情况,要求各地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重污染天气预警,切实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减排、限产、停工等措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出于对考核工作量的考虑,对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外的地区,仅考核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据西安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长安区子站是西安13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中直属环保部管理的两个子站之一,平时由环保部授权的一家第三方机构负责运营,西安市及长安区环保部门并不直接参与运营维护。
桑德在环保领域布局20多年,连续12年被评为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
到2020年,完成400家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其中强制性审核150家,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全过程管理。
加快推进重点区域无煤化和燃煤清洁利用。